close

一張照片要有立體與層次的感覺
基本上可能有三種方法可以表現出來
1. 光線的比例
2. 顏色的層次
3. 景深深淺
以上三種方法...最簡單呈現出立體感的方法就是景深層次
所以大家愛用大光圈定焦鏡..用大光圈來呈現出立體感...這個方法最快

一般人講到景深....大概有99%的人會直接聯想到光圈大小值,但是實際上影響警深深與淺的變因,只是只有光圈值

總共有三個因素會影響景深深與淺
1. 光圈值....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...反之.景深越深
2. 焦段..... 同光圈大小時...焦段越廣..景深越深...反之..景深越淺
3. 相機與被拍攝物的距離...距離越近...景深越淺..反之越深
切記以上三種變因

我們來看APS-C vs FF機身有兩個比較模式
1. 同樣的拍攝距離.... 要拍出一樣的構圖
    假設與拍攝物都保持一樣的距離... 要拍出一樣的構圖畫面

FF 機身用35mm焦段... 拍攝,那APS- C就必須用21mm焦段來拍攝

這樣畫面構圖才會一樣,根據日本以前有一個比對網頁,使用以上的條件拍攝...來比對景深差異

APS- C 21mm焦段  光圈2.8拍攝

拍出來的景深大約雷同於FF 35mm 光圈5.6拍攝的畫面

為何... 很簡單...  與FF機身相比較

因為APS-C焦段用的比較廣...類似以下原理...用21mm焦段拍攝...來擷取FF畫面中的1.6X範圍..

擷取出來的畫面..雖然構圖與視角雷同於FF + 35mm焦段畫面...但是用較廣的鏡頭來拍攝...景深必然比較深

那反向思考...如果FF用35mm 2.8光圈拍攝.... APS-c要用什麼鏡頭可以拍出一樣的構圖與景深?

大概是21mm 1.4光圈....假設用24L來代替.... 這樣可以想像一下
在相同拍攝距離下...相同構圖下
APS-C 用24L開1.4光圈.....與 FF 38mm 2.8光圈..可以拍出一樣的景深感覺
所以說APS-C 花大錢買24L...結果得到的效果等同於FF + 24-70L 2.8光圈拍攝
虧很大

再來思考另一個問題
假設FF 機身用35L 1.4光圈拍攝
APS-C要用什麼鏡頭可以拍攝出這樣的景深感覺
大概是 21mm 1.0光圈
有這種鏡頭嗎?  肯定沒有...假使有..你我也買不起

有人會說為什麼要比對同樣的拍攝距離呢?
很多時候..拍攝距離都是無法改變的
例如...在餐廳拍攝餐桌上對面的朋友...大家都是一樣的拍攝距離..類似的構圖
此時FF機身永遠會贏APS-C機身...大約兩格的景深

在KTV內... FF + 50MM 可以拍出淺景深半身人像
APS-C...假設用85MM 常焦段來彌補景深的問題... 往往是退無可退..除非牆壁打一個洞

所以相同拍攝距離是一個關鍵與罩門
那請問同樣的鏡頭...不一樣的拍攝距離...一樣的光圈與一樣的構圖呢?

想像一下 FF + 135L 拍攝全身人像.... APS + 135L也拍攝全身人像.... 那aps-c要退更遠

拍攝距離又拉長....同樣光圈下景深自然又變深

這是轉載LDS高手的敘述~使我更上一層樓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